第十三中学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师风采
追求并享受过程的精彩
发表日期:2013-9-26 11:53:43  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点击量:次

赵英,20089月至今在贵阳三中担任教师工作。

  

一见面,赵英老师就告诉我,她从小就非常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教书一直是她最热爱的事业。

1988年就参加工作的赵英至今已经有了21年的教龄,在教师这个队伍里应该算得上是“老”教师了。但是对于20089月份才进入贵阳三中的她来说,还是“新人”。

到三中之前,赵英一直都在家乡赫章县中教书。喜欢挑战自我的她除了兢兢业业地抓好教学外,仍然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这也为她能通过金阳区人才引进通道进入贵阳三中奠定了基础。

调人三中后,赵英接手了当年入校的初一(九)班、(十)班的英语课,并担任了九班的班主任。三中推行的是小班教学,即一个班级的学生最多只有三十几人,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这对于赵英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和挑战。因为这不像以前她带的班级,一个班多的时候学生可以达到五、六十人。这样的班级,学生的学习程度和水平相差得比较大,教师的重点都放在前十几名的学生身上,能保证他们学习的整体水平不降下来,成绩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而小班教学的目的,就是打破教师观念里优等生与非优等生的固有认知模式,让他们树立起每个学生都能出成绩都是可塑人才的观念,从而促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学习整体水平的差异缩减到最小程度,保证整个班级成绩的稳定,促进全班总体成绩的提高。

赵英深刻地体会到,英语学习的关键,就是学生对这门功课要有兴趣。而要让学生们对英语感兴趣,就要让他们对自己产生兴趣。首先她在班上设立了英语角,把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写出来,并针对90后学生喜欢宠物、喜欢动漫的特点,每一次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学生,都在他们的名字后面张贴一张卡通小狗的图片作为鼓励。为了能让学生们个个都能开口讲英语,她也采用这样的方法激励他们克服羞怯的心理,变“哑巴”英语为真正的张开嘴说英语。看着自己名字后面的小狗一次比一次多,学生们都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其次采用实物鼓励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每次考试之后,对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她都会颁发诸如铅笔、尺子、笔记本之类的学习用品或者是她自己做的奖状给学生,使他们欣喜地看到自己的每一次进步都能得到老师的认同,并因此增强了自信心。这使得他们不仅学好了英语,也能把其他的学科都学好,形成了良性循环。

再就是设立流动奖,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意识。她把学生进行分组,并在分组的过程中把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不好的学生相互搭配,对各组的英语成绩定期作评比,成绩好的小组才能获得流动奖。使学生们意识到如果不努力学习,不巩固好已经学到的知识,不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关心和帮助,带动成绩不好的同学把成绩抓上来,成绩是不会一直保持在最佳的水平,流动奖状就不会只属于自己这个集体。因此各组的学生们除了认真抓好学习,也养成了帮助别人的好习惯,并在次过程中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交朋友。这既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也增强了学生的管理能力。

经过她不断地摸索和实践,一个学期下来,她所带班级的英语平均分、优分率以及及格率位列全年级第一,教学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在抓好教学的同时,赵英更是不断地摸索班主任工作的新方法,使自己更好地融入到三中的管理理念中来。

最让她觉得具有挑战性的是给学生上心理辅导课,这在以前是没有经历过的。学生入学不久,她发现初一的孩子由于刚从不同的小学进入到初中,水平参差不齐,不少孩子表现出不自信,存在自卑心理。她从这里入手,自己先查阅、学习了大量的心理学资料,做好了辅导提纲后,在班上开展了《大声说,我能行》的心理辅导课,目的是要让学生们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都能找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增强自信心。在她的指导下,大多数学生从一开始的不好意思说到后来都能流利地说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一开始的刚说出来就被同学笑话而不敢说到能充满自信地做每一件事情。在班上,有一个孩子智力发展没有达到在他的年龄段的相应水平,这使得他从小便觉得自己与同学是有差距的人,因此他从来不敢抬眼看老师,怕与人交流,没有朋友,有很强烈的自卑感。从幼儿园到小学,他没有参加过一次集体活动。由于他的沉默和孤僻,加上自身情况的特殊,同学们也渐渐地疏远他,他几乎成了班里被遗忘的人。进入到赵英这个班以后,细心的赵英发现了他的孤僻与不合群。当她了解到他的情况之后,并没有放弃他。她先是主动地关心他,询问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与他沟通和交流;上课的时候提问他能回答的简单问题;当他每一次做得比前一次有进步的时候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意识到自己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其次是班级的每一次集体活动诸如歌咏比赛、黑板报比赛等,都安排他参加。一开始,其他的学生怕他拖班级的后腿,纷纷提意见不让他参加,赵英引导学生们要关爱身边弱势的同学,要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使他能感受到来自同伴和集体的温暖,重建自信,找回快乐。而学生们在此过程中也能感受到相互帮助、尊重和友善的人性光辉。在赵英的一次次鼓励和同学们的关心帮助下,这个学生的脸上慢慢有了笑容,在家很少说话的他竟然唱起了歌,在班上也能和其他同学交往了。虽然他目前的成绩在班上仍然是最差的,但是他的自信心却得到了康复,能融入到集体中来,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而在这个过程中,其他的学生也学会了如何去关心其他需要帮助的同学,学会了如何尊重他人。她在上心理辅导课的过程中撰写的心理健康教育读书笔记在参加学校的评比中也获得了一等奖。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仅仅只掌握学生在校的基本情况是不够的,学生离校以后的表现如何,怎样全面地了解学生家长的想法,以便更好的管理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内容。在这方面,赵英也动了不少的脑筋。她给每一个学生发了一个家、校联系本,并取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心灵之桥。她认为,教师的职责是发现学生家长在孩子身上没有发现的优点,找到他们没有发现的缺点,共同沟通,换位思考,促使学生提高和进步。她根据每个学生的在校表现,不定期地在他们的本子上客观地写下他们的表现、不足,自己对学生表现的评价与建议,让他们带回去给家长,并请家长在看过之后把学生在家的表现、家长的想法和建议签写在本子上反馈给她。通过这样的方法,彼此间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在校内外的真实情况,并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家长能够真正地参与到对自己孩子的管理中来。而学生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也能看到老师、家长对自己公正、客观地评价,了解了自己的不足,知道用什么方法去解决自身的问题,受到比较好的激励。老师、学生、家长三方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相互理解,彼此尊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心灵之桥”把三者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也更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在三中召开的班主任论坛经验交流会上,赵英的题为《让我们的班级洒满爱的阳光》的论文受到与会同仁的好评,并获得论文二等奖。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赵英所带的班级在学期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初一(九)班获贵阳三中精神文明奖、获初一年级组“班班有歌声”评比一等奖。她告诉学生们,她将做一个班级荣誉本,把他们从初一到初三这三年中个人、班级所取得的所有成绩、奖励都收集起来封存好,等他们以后回三中聚会的时候再拿出来给他们回味。到那个时候,同学们一定会再回到当年,重温初获成功的感受,品味那段快乐的美好时光。

赵英说她教书的最大快乐就是追求这个过程的精彩,有好的过程就会有好的结果。正是这个信念,使得她在每一次的经历中都充满了激情去尝试新的挑战。我们有理由相信,赵英一定会把教书这个她最爱的事业越做越好,因为,这个精彩的过程就是她最快乐的享受。





第十三中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6 www.dachengxueneng.cn 网站地图 © All Rights Reserved!